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疾病科普

精神分裂症能“彻底治愈”吗?

2025-05-09 17:37:36      点击: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疾病中比较广为人知的一种疾病,其较长的病程、较高的复发率使得不少患者家属从治疗之初就一直比较担忧: 我家的病人能彻底治愈吗? 他/她会不会再次复发? 既然将来会复发,那现在的治疗有用吗?

那么,精神分裂症能“彻底根治”吗?

       很多患者关心抑郁症能否“治愈”的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担忧将来是否复发,所以通常希望治疗可以彻底根治疾病,终生不再复发。

       而事实上,医生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愈”的定义比较简单: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为:幻觉、妄想、思维混乱、行为怪异、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难以体会到亲情与友爱,甚至攻击暴力与自杀行为等。 

       自知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知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辨别自己是否患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分析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哪些状态和表现属于正常,哪些属于病态的能力。自制力完整的患者通常能够认识到自己生了病,知道自己需要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也就是说,只要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后,以上的这些典型症状消失,患者恢复了一定的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即可认为患者此时已“治愈”。 而很多患者与家属对于“治愈”的理解是:可以停止药物等一切治疗手段,且患者终生不再复发。 

      事实上,几乎没有疾病是可以保证在治疗结束后终生不会再次复发的,不仅仅是精神分裂症,很多其他疾病也是如此。“彻底根治”是伪概念,是几乎不会存在的。

      精神分裂症的理想治疗结果是:患者恢复了由于疾病所致的精力与体力下降,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能力,并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更多的是以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考虑与衡量标准:疾病症状能消失多少,离开医院重返社会后患者的适应能力如何,生活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等等。 

      患者与家属可以参考以上临床上的共识观点,只要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能得到提高,那么治疗就被认为是有效果的。过于紧张与担忧本身就是种很大的精神压力,这一方面影响家属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影响患者的恢复,不要过于担忧。

      没有一种疾病可以保证终生不再复发,我们应该追求的不是终生不再发作,而是提高生活质量与尽可能降低复发概率,并且在即使万一复发的情况下,也能有足够的知识与冷静去面对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