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误诊怎么办?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的核心是情绪不稳定。双相情感障碍有两个类型,Ⅰ型和Ⅱ型,Ⅰ型有典型的躁狂发作,而Ⅱ型只存在轻躁狂发作,没有出现过典型的躁狂发作。其表现复杂,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
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
具体如何区分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呢?
幻觉
精神分裂症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幻听、幻视、幻触、幻嗅等,其中以幻听最为多见。患者难以区分幻觉的真假,常常沉溺其中,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异常改变。
用棉球堵住耳朵、突然用头撞门(可能受命令性幻听支配)、损坏物品(因幻视看见桌上有蛇)、捂着鼻子(并未流鼻血,因幻嗅闻到死尸味)、拒绝进食(因幻视凭空看见饭盒里装有碎玻璃)
而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来说,一般不会出现幻觉。
但双相抑郁发作时,若抑郁情绪十分严重,有可能会出现与消极想法一致的幻听。这种幻听一般与消极情绪有关,而且是非常简短的命令;双相躁狂发作时,若极度兴奋,也有可能听到简短的夸耀自己的幻听(如你本领真大、你真伟大)。无论是抑郁发作的消极幻听,还是躁狂发作的夸大幻听,都会在情绪恢复正常之后消失的。
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幻觉,双相情感障碍一般不会有幻觉。
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最多见的是被害妄想(坚信自己正在或将要被他人迫害,如投毒跟踪、监视诽谤等)与关系妄想(如认为别人的姿势眼神、评论等都是直接针对自己的)。
除此之外,精神分裂症还有夸大妄想、宗教妄想、嫉妒妄想、非血统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虽经反复解释和证实,仍坚信不移)等。
而这些妄想在双相情感障碍是不会发生的。双相躁狂期或许可能出现夸大妄想,但这种夸大妄想不像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么荒谬,比较合情合理,有可能自称是富翁、伟人等,但不会荒谬到自称上帝、佛祖或孙悟空。
由此可见,搞清楚妄想的性质也很重要,若是荒谬的妄想,应该考虑是精分而不是双相。
言语过多很多患者在看病时因滔滔不绝说个不停,有可能被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其实也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
两者的区别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说的过程中会与听者进行交流与互动,而精神分裂症患者说的是身边人无关的内容,也不顾有没有人听,往往是自顾自地“唱独角戏”。
如果不是在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时出现的精神病性症状,一般不考虑双相障碍的诊断,应考虑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则比较顽固,与情绪无关。
首次发病年龄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初发病年龄往往在22岁以下,而双相障碍的初发病年龄大都在20岁以上。
发病因素
遗传因素是双相情感障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次为生物学因素,如神经内分泌、生物节律等,通常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或过度劳累造成。
发作间歇期
1. 双相情感障碍是周期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抑郁发作几周,会自行恢复正常情绪,过几周或几个月后再次发作。下次发作有可能仍是抑郁,也有可能是躁狂或轻躁狂 。如此循环发作,间隔时间也长短不一。
2. 双相情感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而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残留精神症状,社会功能不如发病前的状态。
治疗方法双相情感障碍治疗药物主要是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拉莫三嗪等;或进行心理治疗;对锂盐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使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
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齐拉西酮、鲁拉西酮、阿立哌唑等;或接受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等。
双相障碍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间歇期基本正常。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与现实脱节,以特征性的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
作为患者,应将自己的所有情况如实告知医生,尽快进行规范治疗,早日回归健康生活。
- 上一篇:关于抑郁症你应该知道的 6 个事实 2024/9/29
- 下一篇: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202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