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抑郁的10个典型表现
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患病,是从孩子宣布不上学时开始的。面对孩子情绪低落、易怒、无价值感,注意力不集中,还伴有睡眠、饮食障碍等躯体症状,家长们通常缺少“警醒”和“觉察”,少有家长能认识并接受,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是一类精神疾病。因此,作为家长或长辈应该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常见表现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以便能及时识别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帮助青少年早日康复并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一、典型表现
根据权威机构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AACAP)的观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常见表现与成年人略有差异,包括:
1. 自己感觉到(或被他人观察到)抑郁、悲伤、容易哭泣、爱发脾气。
2. 从之前喜欢的事物中得到的快乐没之前那么多了。
3. 与朋友在一起或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之前少了。
4. 食欲和/或体重与之前相比明显不一样了。
5. 睡眠比之前明显更多或更少了。
6. 容易感到疲劳,或不像之前那样精力充沛了。
7. 感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错,或自己一无是处。
8. 比之前更难集中注意力了。
9. 对上学不如之前那么上心了,或者在学校的表现不如之前了。
10. 有关于自杀的想法,或者想死。
此外,儿童青少年抑郁还常常伴有更多的躯体不适,如频繁头痛或胃痛。深陷抑郁的青少年还可能尝试饮酒或其他有成瘾性的东西,试图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二、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抑郁症如不积极治疗,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是严重降低学习生活质量,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包括躯体疾病带来的痛苦,严重的睡眠障碍、无法正常学习生活等。 另一方面是自杀。自杀分三个步骤:自杀意念、自杀企图、自杀实施。 几乎每个抑郁症患者都会有意念和企图,但要走向自杀这一步要具备两个条件,即自杀的意愿和执行的动力。因此一定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而且越早越好。
三、如何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治疗 2-3 个月,巩固治疗 3-6 个月,和维持治疗 12 个月或更长时间。对于所有患者,都需要巩固治疗以防止复发,而对于更严重、复发和慢性的患者,应进行维持治疗。治疗的每个阶段应包括心理教育、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和学校参与。对于患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症、慢性和复发性抑郁症或自杀倾向的青少年,需要使用更具体类型的治疗进行干预,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关系疗法(IPT)、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组合。
- 上一篇:103个统筹地区已开展医保即时结算 2025/3/13
- 下一篇:小小药品说明书,字放大了心更暖了 2025/3/8